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
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
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
根据临床诊断分类,可分为
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
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
根据致病菌进行分类,可分为以下三类:
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
是由细菌引发的急性扁桃体炎,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,其次还有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引发该疾病。
急性病毒性扁桃体炎
由于病毒而引发,常见病毒有EB病毒、鼻病毒、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。
其他病原体
由于发肺炎支原体等其他病毒而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。
病因:
正常人的咽部或扁桃体隐窝内可能存在某些病原体,在机体防御能力正常时并不致病。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,病原体会大量繁殖,毒素破坏隐窝上皮,细菌侵入扁桃体实质,出现炎症反应。
主要病因
急性扁桃体炎主要的病因为细菌或病毒的感染,包括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、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腺病毒等,有时可见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。
流行病学
急性扁桃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,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。
传播途径
病原体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染,通常呈散发性,偶有集体发病现象。
好发人群
急性扁桃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,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。
诱发因素
环境因素
收到有害气体的刺激,长期处于封闭、潮湿、闷热的环境中。
居住地方的卫生条件较差,人员密集,流动频繁。
曾经与患者密切接触,共用物品等。
个人因素
患有上呼吸道慢性病。
过度劳累、受凉,身体免疫力低下。
长期吸烟、酗酒。
症状:
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,病情进展较快,剧烈咽痛为主要的症状,多伴有吞咽痛,疼痛常放射至耳部,可有畏寒、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典型症状
局部表现为剧烈的咽痛,吞咽时咽痛明显,患者会有畏惧疼痛,不敢做吞咽动作的情况,疼痛可放射至耳部。婴幼儿表现为流延和不吃东西。
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,常表现为畏寒、高热、头痛、食欲下降、疲乏无力等。患儿可能还会出现高热抽搐、呕吐或昏睡的情况。
其他症状
部分患者可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触痛以及口咽部肿胀、疼痛,导致说话声弱、言语含糊不清。
并发症
急性扁桃体炎随着病情的发展,可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。
扁桃体周脓肿
多发生在急性扁桃体炎发病后的5天,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或一侧咽痛加重不缓解,病程超过5天,局部隆起,穿刺有脓。
咽旁脓肿
表现为患者咽旁及颈侧剧烈疼痛,颈部、颌下肿胀,张口受限,严重者可影响呼吸。
急性中耳炎
临床表现为耳痛,严重者可引起鼓膜穿孔。
急性鼻窦炎
患者会出现为鼻塞、流涕、发热、头痛、耳内流脓、嗅觉障碍等症状。
急性关节炎
全身关节疼痛以手腕与足腕最为明显。
风湿热
出现皮下无痛性结节、皮肤环形红斑等情况。
急性肾炎
患者出现乏力、腰痛、血尿、水肿以及肾功能异常的情况。
急性心肌炎
患者在活动后出现胸闷、气短、下肢水肿的情况。
诊断标准
典型局部表现为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,以扁桃体及双侧腭弓最为明显,扁桃体肿大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可见其表面有黄白色脓点,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,可形成一片假膜,不超过扁桃体范围,易拭去但不遗留出血创面。
鉴别诊断
咽白喉
患者有咽痛症状,咽部可有特征性的灰白色假膜,超出扁桃体范围,不易拭去。患者精神萎靡、低热,呈特殊的全身中毒症状。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变化,通过咽拭子涂片检查可与该疾病进行鉴别,咽白喉可以找到白喉杆菌。
樊尚咽峡炎
樊尚咽峡炎是一种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,其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性反应和溃疡形成。咽痛为主要症状,因为病变先发生于一侧扁桃体或牙龈,故早期多为一侧咽痛,这一点与急性扁桃体炎是不同的。检查见扁桃体上有覆以假膜的溃疡,周围组织充血。病情严重者,病变可蔓延到整个咽部或口腔,涂片可找到梭形杆菌及螺旋体。本病假膜为溃疡的坏死物所形成,易于拭去,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。进行咽拭子涂片检查可与急性扁桃体炎相区别。
白血病性咽峡炎
患者急性期可有发烧等全身症状,咽痛不明显,常常单侧扁桃体肿大,这一点与急性扁桃体炎不同。表面坏死,灰白色假膜覆盖,可发生全身性出血和衰竭。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,分类以原始白细胞和幼稚白细胞为主。
治疗:
急性扁桃体炎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症状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治疗方法取决于致病原因。病毒性急性扁桃体炎可以自行好转,无需药物治疗。细菌性急性扁桃体炎则需要足量、足疗程的应用抗生素。
治疗周期
急性扁桃体炎7~10天可治愈,合并扁桃体周脓肿、咽旁脓肿者治疗时间有可能延长。
一般治疗
卧床休息,多饮水,吃清淡、营养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用温盐水漱口。
剧烈咽痛或高烧者,可以应用解热镇痛药,如布洛芬。
药物治疗
青霉素类药物
急性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,如果效果不佳,可根据药敏试验再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。
头孢类抗生素
如头孢替安、头孢唑啉钠、头孢硫脒、头孢哌酮和头孢呋辛。作用机理同青霉素,具有抗菌谱广、抗菌作用强、耐青霉素酶、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。所以是一类高效、低毒、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。
解热镇痛药物或糖皮质激素
如果患者咽痛剧烈且出现高热情况,可遵医嘱选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。
其他药物
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对青霉素类药物有过敏史者可以选择。
手术治疗
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,每年超过3次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,医生可能会建议再痊愈2~3周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。当患者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即可进行手术:
反复发作
曾经发病时引起表套题周围脓肿或者咽旁间隙出现感染。
保守治疗无效。
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、急性肾炎、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。
扁桃体过于肥大,可影响正常呼吸、吞咽等行为。
怀疑存在扁桃体肿瘤。
中医治疗
从中医角度主要认为该疾病患者有痰热,外感风火,临床上遵循应疏风清热、消肿解毒的原则进行治疗。
其他治疗
患者还可以口腔含漱复方氯己定溶液、呋喃西林溶液,以起到清洁、止痛的作用。
预后:
经过有效的治疗,绝大多数急性扁桃体炎均可治愈或在治疗后康复,少数患者会反复反作,演变成慢性扁桃体炎。
能否治愈
急性扁桃体炎能治愈,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,建议行手术切除。
饮食:
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饮食应合理、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,尽量选取易消化、吸收的食物,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与热量,特别注意补充水分。
饮食调理
易清淡饮食,忌辛辣、刺激食品,多吃水果、蔬菜,如苹果、菠菜、香蕉。
忌烟、酒,多饮水,宜多食用富含蛋白类的食物,例如小麦、高粱、豆腐、鸡肉、牛奶等。
护理:
扁桃体炎患者日常护理应注意口腔环境的卫生、保持良好心情,特别注意要规律作息,卧床休息,注意与他人隔离。
日常护理
保持心情愉悦,坚持体育锻炼,保持作息时间规律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。
注意在房间内使用加湿器,避免空气过于干燥。
注意口腔卫生,早晨、饭后和睡觉前及时漱口或刷牙。
病情监测
患者自觉咽痛时及时就诊,及时遵医嘱行咽拭子涂片检查。如感觉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,应及时到医院就医。
特殊注意事项
如果患者出现寒战、高热,可以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,如地塞米松。
婴幼儿出现脱水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补液。
预防:
急性扁桃体炎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,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提高机体抵抗力,减少或避免感染致病菌,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,减少感染机会。
预防措施
日常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,避免劳累,预防感冒。
多做运动,增强体质。
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,不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近距离接触。
尽量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,保持饮食卫生。